
播报: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0亿千瓦;广东、江苏三大海上风电项目并网发电,海风开发向深远海进发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能源一号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4-04-01 16:24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光伏 重磅!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风光产业“任务目标” 12月24日,在2022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发布了明年能源工作的七大重点任务。
播报: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0亿千瓦;广东、江苏三大海上风电项目并网发电,海风开发向深远海进发
【概要描述】光伏
重磅!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风光产业“任务目标”
12月24日,在2022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发布了明年能源工作的七大重点任务。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能源一号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4-04-01 16:24
- 访问量:
光伏
重磅!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风光产业“任务目标”
12月24日,在2022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发布了明年能源工作的七大重点任务。
明确提出: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推进东中南部地区风电光伏就近开发消纳,积极推动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和“三北”地区风电光伏基地化开发,抓好沙漠、戈壁、荒漠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启动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
总投资112亿元!钧达股份16GW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落户安徽
12月25日,海南钧达汽车饰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钧达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上饶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泰科技”)与安徽来安汊河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于2021年12月24日签署了《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合作协议》,计划总投资约11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70亿元,建设16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项目。
项目分二期实施,一期8GW,计划总投资约5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35亿元,计划用地约400亩;二期计划总投资约5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35亿元,计划用地约300亩。项目拟选址:选址于顶山-汊河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境内,四址为: 东至东城大道、南至文山路、西至长宁路、北至中山大道(具体出让土地的用地性质、面积、位置以正式签订的土地出让合同为准)。
露笑科技:内蒙古通辽暴雪造成子公司60MW光伏电站遭受损失
12月26日,露笑科技发布公告称,由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遭受极端天气暴雪影响,公司旗下通辽聚能光伏有限责任公司、通辽市阳光动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光伏电站均出现大棚不同程度坍塌,目前公司正与财产保险部门抓紧核实财产损失与理赔工作。具体损失金额尚在评估中,预计将对公司本年度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27日,露笑科技发布关于内蒙古通辽暴雪造成子公司光伏电站遭受损失的补充公告称,公司通辽项目受灾面积约60兆瓦,雪灾发生后,公司积极启动灾后重建工作,受灾部分电站将通过重建,修复逐步重新并网发电。同时,顺宇洁能科技有限公司为电站全部资产投保了财产一切险,机损险等巨额保单,雪灾中受损的支架及组件均在投保范围,可以得到全额赔付。目前保险公司已启动相关赔付流程。
此次雪灾预计给公司受灾影响部分电站造成三个月左右的电费损失,该部分电费损失相较公司整体的业绩占比较小,具体损失金额尚在评估中。公司正采取积极措施,努力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将暴雪天气对公司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控制到最低程度。重建部分将采用最新型的光伏电站设备,损耗更小,运营效率更高,将有助于提升光伏电站未来几年的收益。公司将持续关注本次暴雪对公司造成的影响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华能陇东千万千瓦级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正式开工
12月23日,随着华能正宁调峰煤电项目浇筑第一罐混凝土,华能陇东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全面开工。
华能陇东能源基地是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光火储输”多能互补绿色智慧综合能源基地,规划装机规模超1000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80%,计划“十四五”期间全部建成投产。届时可产生落地投资超1000亿元,每年向山东输送电力240亿千瓦时,将有力推动甘肃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深度转化,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山东高质量发展。
陇东能源基地以“三型”“三化”(基地型清洁型互补型,集约化数字化标准化)为开发路径,规划建设庆阳风光综合新能源示范项目、正宁调峰煤电项目、核桃峪煤矿、新庄煤矿、储能项目等,其中,正宁调峰煤电项目预计投资76.5亿元,建成后每年可发电100亿千瓦时。正宁项目将采用智能控制策略,充分发挥削峰填谷、深度调峰作用,有效解决大规模新能源发电存在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项目同时开展全球最大150万吨/年大规模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通过烟风系统整体协同处理技术,使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实现“近零”排放,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国家能源局公布2021能源成绩单: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0亿千瓦,能源结构调整加速
非化石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突破10亿千瓦,水电、风电装机均超3亿千瓦,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新能源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大关,继续保持领先优势。
清洁能源消纳取得新进展,风电、光伏和水能利用率分别达到96.9%、97.9%和97.8%,核电年均利用小时数超过7700小时。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跨出新步伐,全国抽水蓄能电站累计装机规模达到3479万千瓦,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超过400万千瓦,新增电能替代电量大约1700亿千瓦时,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预计250万台左右。
风能
广东、江苏三大海上风电项目并网发电,海风开发向深远海进发
12月25日,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三峡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位于广东省阳江市沙扒镇南面海域,由三峡集团所属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三峡能源)投资建设,总装机容量170万千瓦,共布置269台海上风电机组及3座海上升压站。阳江项目每年可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约47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可满足约200万户家庭年用电量。
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 三峡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阳江沙扒项目不仅安装使用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还创下国内单体容量最大的海上升压站、国内同等容量下重量最轻的海上升压站等多个“全国之最”。“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有力推动我国海上风电建设技术提升和创新,特别是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的投运,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表示。“三峡集团坚定不移实施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推进集中连片规模化海上风电开发,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海上风电开发运营企业。”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表示,此次三峡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的全面成功并网,有效促进了海上风电勘察设计、重大装备制造和施工的技术创新,带动了我国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为后续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深远海风电项目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未来海上风电实现平价上网打下了良好基础。
龙源电力:做中国海上风电的探路者和主力军
12月24日,随着最后一台风机叶轮缓缓转起,龙源江苏大丰二期60.63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截至目前,龙源电力在苏海上风电装机已达219万千瓦。
该项目安装94台6.45兆瓦大容量海上风机,项目中心离岸距离超52公里,最远风机离岸达62公里。在建设过程中,龙源电力充分发挥长期以来海上基建工作的成功经验,全力扭转施工资源紧张带来的被动局面,克服了大丰海域浪大风高、施工窗口期短、海底地貌复杂等困难,高效调配近百艘参建船只,仅用10个月完成项目建设,工期减少超6个月,创造了单月沉桩22台、吊装28台等行业纪录。
5158米!高原上的风电奇迹
海拔5158米的世界最高风电项目——西藏措美哲古分散式风电场首批机组12月22日并网发电,创造了高原风电建设史上的奇迹。
哲古镇,并非常人想去就能去的——这里缺氧、寒冷、紫外线强,平均海拔近5100米的措美县哲古镇,雪山湖谷纵横,大小山脉连绵起伏。这里常年气温8.2℃,极端最低气温-18.2℃,冰雹频发,气候条件十分恶劣,但这里的风力资源极为丰富,是天然的风能发电宝库。
这样一个“高高在上”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完成了哪些不可思议的挑战?12月26日,记者实地探访。
我国新能源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我国新能源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0000亿千瓦时,达到1035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97%。占1至11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达到13.8%,同比增长2.14个百分点,基本相当于同期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数据。其中,风电发电量、太阳能发电量、生物质发电量分别达到5866.7亿千瓦时、3009亿千瓦时、1480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40.8%、24.3%、23.4%,新能源发电量对全国电力供应的贡献不断提升。
近年来,我国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十二五”末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年度累计发电量为2782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比重约为5%。“十三五”末年,这一数字达到8596亿千瓦时,同比提升309%,清洁能源替代作用凸显。
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截至2021年10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0.02亿千瓦,突破10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43.5%,比“十二五”提高10.2个百分点。其中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发电装机分别达到2.99亿千瓦、2.82亿千瓦和3534万千瓦,均持续保持世界第一,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强大支撑。
风电主吊极点:SCC15000TM完成166m中国最高混塔风机安装
2021年12月19日,SCC15000TM在河南商丘成功完成166m中国最高混塔风机安装。时隔半个月,三一再次刷新我国陆上风机吊装高度纪录。
此次,由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承包的李老家风电项目和南阳金华镇风电项目,共安装15台运达低风速风电机组。
首次采用Double 16X免灌浆干式连接分片预制装配式混塔产品,轮毂高度166m,叶轮直径164m,是全球首个轮毂高度和叶轮直径均不低于164m的风电混塔项目,叶尖高度达到248m,实现了陆上风电大型叶轮直径、超高轮毂高度两大技术挑战组合的重大突破,创下全球混塔领域最高叶尖高度纪录。
(整合自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国际能源网)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关注我们
J9集团国际 电力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2 MIN JIA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 2022J9集团国际 电力版权所有
Powered by